近日,以“长江视觉艺术建构与地理空间书写”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艺术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古都学会艺术地理学专委会2025年年会在重庆市四川美术学院举办。大会由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学会艺术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部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艺术地理研究所联合承办。该学术活动被列入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九届学术年活动和四川美术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我院胡太南副教授以题为《萧云从<太平山水图>皖江流域地理景观与艺术审美特征》做了发言。
大会吸引了来自上海、北京安徽等15个省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他们分属于上海大学、南京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49所高校。大会还邀请到了《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艺术学探索》《山东陶瓷》的学术期刊代表参会,是一次盛大的长江文明对话和艺术地理跨学科讨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董虹霞教授主持开幕式。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教授为大会致辞。本次大会的平行分会场分别以“长江流域视觉艺术与地理空间”“艺术地理学理论方法”“古都名城与长江文化”“生态与艺术地理书写”“数字化与艺术空间构建”“其他河流艺术个案研究”为主题,展开了多角度交流。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展示了艺术地理学跨学科研究的活力与潜力。
我校胡太南副教授依据大量的图像资料展开梳理和具体案例分析,认为萧云从以系列的山水版画为媒介,记录了当时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客观人文景观,客观地衍生了艺术地理学文献,能够成为当时景观到如今地貌地理变迁的实证资料,其艺术创作还体现出了写实主义创作集大成到文人画性质的转捩,大会还安排了“重庆大足石刻”的学术考察活动。